“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”,“天下万物生于有,有生于无”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—— 老子

道即存在,包含存在的始源,变化及其不变的真理,易经体系中变易,不易,简易三大原则。常言道“万变不离其宗 ”, “万变”是大本事,“不离”是更大的本事  而“其宗”才是最大的本事。

从语言学角度分析,道最基本的释义为道义,道路,道理三大项,分别指向本体,运用和理论三方面。

在此,哲学,科学与宗教三者的对象是一致的。

科学的昌盛使人们认识到宇宙“奇点”的存在以及“测不准原理”,这同样使宗教家们欢欣鼓舞,因为“奇点”作为宇宙起源可以诠释为上帝,而“测不准原理”正好是上帝大知大能的本质。

另一方面,“奇点”也对应了古老东方哲学中“太极”的概念,而“测不准原理”,以科学的方式论证了2500年前老子对“道”的定义。

“视之不见名曰夷,听之不闻名曰希,搏之不得名曰微,此三者不可致诘,故混而为一。”混而为一就是“夷希微”,不可致诘,不可认识的自在之物,冥默深远,静析玄虚,精敏微妙,逍遥往返于宇宙的极大与极小间,贯穿万有,旷古绝伦。

这就是“道”。

“道”读作DEO(deus)即神或上帝。

“夷希微”古韵作YI-HI-VI(Yeheve, Jehvé,Jehovah),即“耶和华”。

从现代科学的角度分析老子的“道”的定义:

“视之不见名曰夷”, 指的是“道”在物质上的不可见性;

“听之不闻名曰希”, 指的是“道”在信息上的不可知性;

“搏之不得名曰微”, 指的是“道”在能量上的不可测性。

“夷希微”解析为物质上的不可见性(大象无形),信息上不可知性(大音希声)和能量上的不可测性(无为而无不为),从而试图解密上帝的本质。

“耶和华”作为上帝的别名在汉语中得到了最精确而完整的诠释。